瓜瓤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可以祝重阳节快乐吗?为什么不能说重阳节快乐?原来重阳节是个大凶之日!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2 09:25:27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佳节,关于这个节日,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疑问?

重阳节是怎么来的?

重阳节的花到底是茱萸还是菊花?

重阳节是大凶之日吗?

重阳节不是辟邪的吗?它是如何演化成老人节的?

九月初九,二九相重是为“重”,古人认为“九”为阳数,故为“阳”,“重阳”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 。

重阳节的由来

早在先秦时期,《吕氏春秋·季秋记》中就有九月祭天祭祖以谢天地祖宗的恩惠的记载。

另外,关于重阳节的形成有一个传唱度颇广的传说故事,据《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

费长房,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从壶公入山学仙,能医重病,鞭笞百鬼。桓景尝学于长房。一日谓景曰:“九月九日汝家有大灾,可作绛囊盛茱萸系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祸可消。”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牛羊鸡犬皆暴。

不过,秦汉时期的重阳节基本都只有皇宫显贵才过重阳节,直到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才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直到唐代,才被定位为民间节日,慢慢地,各项民俗活动也丰富多彩起来。

重阳节的花到底是茱萸还是菊花?

实际上很早的时候,重阳节就有“驱灾辟邪”的意味,从各种神话故事传说中也不难发现,所以那个时候重阳节的代表植物是茱萸,比如唐朝人要讲到重阳节,是“遍插茱萸少一人”。

可是到了宋朝以后,基本上大家都在写菊花了,很少有人在写茱萸。为什么?中国古人在花的选择上,越来越趋近于“迎祥”,而不是“驱邪”。先人大多很迷信,认为很多东西都有鬼有神,然后我们把它赶走,过年其实也有这样一个意象,比如驱赶年兽。但是后来人们慢慢地思想就开明了,这些节日都是好节日,我们给它一个好的意象,重阳节有祈寿的意味,菊花饱经风霜,傲然绽放,成为生命力的象征,所以重阳节的花就慢慢变成了菊花。

重阳节是大凶之日?

关于为何费长房预测桓景家中九月九日会有大灾,我们可以在《周易》中得到解释——周易讲究阴阳平衡,中和为贵,两个老阳相遇,是不相往来和交通。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万物不遂,不通不顺。因此,跟热闹团圆的中秋、元宵相比,九九重阳非但算不上大吉的日子,反而是个大凶的节日,宫廷民间流传下来的登高望远、插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也皆是为辟邪躲祸而来。

综上所述,古人认为重阳节这天诸事不宜,人们在重阳节相互碰面的时候,也不能说“节日快乐”。大家通过“登高望远”等一系列活动来破解凶灾,辟邪避祸,不过,其中的一些习俗保留到今天,封建迷信的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慢慢地淡了。

重阳节是如何演化成老人节的?

重阳节在历经两千多年的形成、演变、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紧紧围绕健康平安、洪福长寿、趋吉避邪这一企盼美好未来的主题,

今天的重阳节,除了是传统佳节,还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最尊,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我国政府于1989年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2012年又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规定,重阳节成为了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

这个现代的敬老节,可以说是“传统的发明”,但这种“发明”并非凭空而造。传统以登高避祸为中心的重阳节,本来就有祈祝长寿的内涵。所以从“登高节”到“敬老节”,其文化意义没有与传统断裂,反而是一种继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