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原文、注释、翻译及理解
原文:
《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释:
镗(tāng):形容鼓声。
踊跃:鼓舞,奋起。
兵:武器,此指士兵。
土国:在国都服役。
城漕(cáo):筑城挖护城河。
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出征的主将。
平陈与宋:调停陈、宋两国敌对关系,使之和好。
不我以归:不让我回家。
忡(chū):忧虑不安的样子。
爰(yuán):犹言“于是”,在这里。
契阔:聚散、离合的意思。
子:指其妻。
成说(shuō):约定,发誓,订立誓约。
偕老:一起到老。
嗟(juē):叹词。
活:通“佸”,相会,聚会。
洵(xún):遥远,久远。
翻译:
战鼓擂得震天响,士兵奋勇练武忙。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跟随将军孙子仲,要去调停陈与宋。长期不让我回家,使我愁苦心忡忡。我身在何方,身处何地?我的马儿丢失在哪里?到哪里才能将它寻觅?在那山间的林泉之地。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我曾紧握你的手,到老和你在一起。叹息与你久离别,再难与你来会面。叹息相隔太遥远,难以实现我誓言。
理解:
《击鼓》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士兵被迫从军南征,长期不得归家而怀念家乡亲人的情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摧残。
情感表达:诗中通过“忧心有忡”、“不我以归”等词句,深刻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他被迫离开亲人,远离家乡,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战争影响:“击鼓其镗,踊跃用兵”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士兵们被征召入伍,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参与这场无休无止的战争。战争让他们失去了亲人,失去了自由,甚至失去了生命。
人性关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渴望与心爱的人在一起,共同度过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然而,战争却让他无法实现这个愿望。
文学价值:这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通过描绘战争和离别等场景,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深刻。同时,它也体现了《诗经》中一贯的“人文关怀”精神,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