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峰岭之上,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作为与“江南三大名楼”之一,黄鹤楼有不同于岳阳楼和滕王阁的独特特点。它轩昂宏敞,瑰丽无比的景色在“江南三大名楼”中显得与众不同。它的飞檐斗拱、富丽堂皇的景象常常令文人骚客敬仰,成为他们登临行吟之胜地。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等,都先后到此游乐,吟诗作赋。(图片来自东方IC)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高度61.7米蛇山顶,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72根圆柱拔地而起,雄浑稳健;60个翘角凌空舒展,恰似黄鹤腾飞。楼的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黄鹤楼色彩绚丽,雄奇多姿。(图片来自东方IC)
在黄鹤楼内,这幅彩瓷嵌壁画气势宏伟,生动而精致,将诗人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演绎得出神入化。(图片来自东方IC)
在黄鹤楼以东约274米处的白云阁是观赏黄鹤楼、蛇山、长江的极佳景点。白云阁历史上曾是南楼的别称,阁名源于唐代诗人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1992年1月竣工的白云阁,外观为塔楼式,呈“T”字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95平方米,阁名由史学家周谷城书写。(图片来自东方IC)
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据悉,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现楼为1981年重建,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图为黄鹤楼下的武汉长江大桥。